高層建筑結構健康監測
基于建筑結構地震反應觀測臺陣
案例研究
國家級大理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
中國云南省大理市
結構健康監測(結構臺陣)
大理白族自治州,首府駐大理市,是云南的16個地級行政區之一,地處云南省中部偏西,海拔2090米,東鄰楚雄州,南靠普洱市、臨滄市,西與保山市、怒江州相連,北接麗江市。地跨東經98°52′~101°03′,北緯24°41′~26°42′之間,東巡洱海,西及點蒼山脈,轄大理市和祥云、彌渡、賓川、永平、云龍、洱源、鶴慶、劍川8個縣以及漾濞、巍山、南澗3個少數民族自治縣,是中國西南邊疆開發較早的地區之一。
地處低緯高原,四季溫差不大,干濕季分明,以低緯高原季風氣候為主,境內以蝴蝶泉、蒼山、洱海、大理古城、崇圣寺三塔等景點最有代表性。
挑戰
大理境內主要有蒼山山前斷裂和鳳儀-定西嶺斷裂,蒼山山前斷裂位于蒼山東麓,大理盆地西緣,地質上為蒼山隆起與大理盆地的分界,西部是蒼山山脈;鳳儀-定西嶺斷裂同樣屬于紅河斷裂帶的斷裂構造,該斷裂北段成為鳳儀盆地與山區的分界。在這兩條全新世活動斷裂的斜列部位曾于1925年發生大理7級地震。
大理經開區管委會大樓于2016年施工,2018年投入使用,地上26層,地下1層。該大樓距1925年大理7.0級地震震中約10km。
解決方案
大樓高26層,以及地下停車場1層,總計27層。選擇在-1層(停車場)、3層、6層、9層、12層、15層、18層、21層、24層、26層作為加速度計布設樓層,除了底層和頂層,均以3層作為一個步進。每層放置兩套加速度計,分別安裝于大樓內部東側的弱電井和西側的強電井內。
頂層(26層)樓內構造
地下車庫(-1層)樓內構造(開門處為弱電井)
結構臺陣布線圖
整套系統選用了GeoSIG公司專門為結構健康監測(SHM)開發的軟硬件系統,分別是GeoSMART實時結構健康監測軟件,以及GMSplusD數字傳感器系統。
每套GMSplusD可以使用低成本的Cat5E網線連接4套AC-7xD/AC-4xD數字化傳感器(此項目選用了AC-4xD),以及再內置/外接1套傳統的AC-7x/AC-4x模擬傳感器,從而使得監測通道的數量最多擴展到15個。
4套內置AC-43的數據采集儀GMSplusD-43分別安裝于-1層和15層,頂部26層也選用了三分量(X, Y, Z)的AC-43D,其余各層均選用兩分量(X, Y)的AC-42D。加速度計的X軸全部指向該建筑的長軸方向(西偏北)。
4套數據采集儀GMSplusD-43
AC-4xD數字化傳感器
所有數據,包括實時數據流和系統狀態、日志等數據通過交換機匯總到-1層的機房內,由一臺高性能工作站統一處理。
在-1層機房內數據匯總,調試軟件
GMSplusD數據采集儀有NTP授時功能,將1套GMSplusD-43設置為NTP授時服務器,其他數據采集儀的時間均與其同步,NTP授時精度<±4ms。
GeoSMART實時結構健康監測軟件運行界面(最終成果)
系統選用GeoDAS軟件接收實時數據流,以及系統狀態、日志等其他信息,并通過設置,將實時的加速度數據通過雙重積分轉化為位移數據,經濾波后導入到GeoSMART實時結構健康監測軟件中。
GeoDAS軟件監測各通道的實時數據流
GeoSMART實時結構健康監測軟件可以實現以下功能:
掃描二維碼關注“歐美大地”
服務熱線:400-700-9998
主站蜘蛛池模板: 新宁县| 保康县| 巴马| 淮阳县| 侯马市| 靖宇县| 苗栗县| 榆林市| 蓝山县| 崇明县| 岳西县| 疏附县| 确山县| 旅游| 蕲春县| 阳城县| 江安县| 丽水市| 哈巴河县| 松滋市| 汉沽区| 聊城市| 景宁| 新乡市| 嘉义市| 遂川县| 冕宁县| 乌拉特前旗| 西畴县| 庄河市| 额济纳旗| 西峡县| 红河县| 柳江县| 射阳县| 德阳市| 农安县| 铅山县| 屏东县| 祁门县| 孝感市|